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观后感 > 2019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

2019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

作者:第一作文 来源:WWw.GaozhoNgzuowen.cn 时间:2019-02-12 字体: 在线投稿 手机浏览


一刷之后,温习了一遍原著。大刘的原著是一个中篇小说,原著为这部电影提供了世界观层面的大设定和流浪地球计划的精神内核,电影改编设置了新的人物和危机事件,这种非转述式的改编更尊重电影的表达形式。

二刷过后,我还是坚持五星打分,四星给成片质量,一星给本片意义。

成片质量四星,演员的演技、整体的剪辑节奏、台词的设置…小破球值得改进空间多得很,并不能一步封神。

一星给本片意义。也许,以小破球为起点,资本和经验多了,中国的电影工业发展的就更快了?

大年初五,和全家一起,二刷3D版达成。


流浪地球读后感

不需要强调中国背景,这片子任何国家产拍的我都会称赞。

也不需要在“国产”前提上让人抬手松口,主角是中国团队仅仅只是放映主场的锦上添花。

虽然有自杀式冲向木星的场景,但也并没感觉到是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而恰相反,我最喜欢的片段里,很多都是在表现所有人共同在绝望中战至终境的勇气。

一开始全球集结修建推进器的情节就够让人起鸡皮疙瘩了,纵观人类的历史,互相残杀和争夺资源永远占据主要线程,甚至可早溯到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生存之争。而当几十万年的争斗被一场灾难消释融解的场面一出,宏大立意当即在屏幕上拔地而起。

喜欢的细节很多,但有句一闪而过的台词大概很多人没注意到。

当主角团队奋力赶至目的地发现转向推进器已修复时,队长说了句“饱和式救援”,而此时,全球各地纷纷响起修复的报告声。

他们这行人的来途观众是看到的,有整个中队的覆灭,有骨肉血亲的陷落,有战友同伴的牺牲,甚有三十五万人被岩浆吞没。

其它的地方呢?其它的国家呢?在一声一声的报告里,又有多少动魄惊心生离死别,仅仅为了完成一个数字的集结。

那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他们最初的相遇,亦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说司机为了保护车上用于修复推进器的运载物,当机立断的自我牺牲了。

五个字的台词,包含了多少人的决绝赴死。

最后的集合也是,不同的语言在各自的车辆中响彻,无数人选择抛弃仅剩的自我时间,去赶一个成功率为零的任务。

所有人的奋不顾身点燃一个全宇宙最宏辉的焰火。

没法不为这样壮绝的伟大愚行而热泪盈眶。

另一个是片中特别喜欢的点,是无处不在的决择。

一开始就是全球的人只能有一半存活,开启了史上最残酷的决择。

而当无力回天时,是要想尽办法让绝大部人的存活还是保留一丝火种,亦是决择。

救援物只有一个时,是去就近的杭州救三十五万人还是赶往远处的苏拉威斯救三十五亿人。

当楼体将要崩塌时,该不该切断救生绳索。

只剩最后的时间,要继续没希望的救援还是赶回去跟家人团聚。

…………

不停的提问,但角色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当王磊小队站在已毁灭的杭州推进器前。冰寒的画面在展示:

不管怎么样努力,也可能只是徒劳。

即使是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死亡,也可能毫无意义,没有丝毫价值。

这种贯穿全片的提问亦是细节上精彩的地方。

不赞成对这片子全面的褒赞,因为它并不完美。

硬伤是肯定有的,人物呆板情节薄弱的地方也有。

但我觉得不必在这些地方纠结。尤其是在其合理性上。批评,指出其漏洞和不合逻辑的地方,是观众理所当然的权力。但以此来否定整部片子,毫无必要。从《月球旅行记》开始,科幻片已在电影道路上行走百余年,很多经典作品都有学术上的硬伤,但并没有动摇它们的价值。

历史剧是重现以往的荣衰,科幻片则是让人对未来开始憧憬。

就如同片中的最后决择,不管是决策者还是参与者,与其说被两场演讲打动,还不如说人类在理性的前提下永远抱有激燃的情感。

影片的最后也仅仅只是赢下了眼前,后面还有上千年的难局。

是宏耀的胜利是败灭的蝼蚁,如果留有未来,让未来评判,如果历史不再存续,也就不需要再评判。

而当下,只需仰望星空。

让人抱有期待,怀有憧憬,持有勇气,幻想未来,永远前进,这才是科幻的意义。

幻想并不保证其正确性,是会偏离的,是会被推翻的。

但它是通往永恒行星的燃料。

人类就是靠这些摇摆而细微不定的梦境。

与宇宙相战,向未来进发。

流浪地球  豆瓣影评:

在看片之前,我在朋友圈被轰炸过大概三四轮,电影圈的人都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中国科幻电影之光”之类的赞美词已经是最谦虚的表达了,像极了《我不是药神》上映前圈内的那种大规模集体感慨。

不得不说,观影前我被吊起了极高的好奇心与期望值,以为我会看到一部国产的《星际穿越》,或者是又一部《我不是药神》。结果看完之后,我大概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在朋友圈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赞美之词,但是只在豆瓣上打了四颗星。

《流浪地球》的确值得赞美,但没必要过誉。对于一部国产片来说,其特效是目前中国电影的顶峰了,比起一些好莱坞影片也不遑多让——电影圈的人自然知道这有多么的难,从特效制作的难度和精度来看,再加上诞生过程中“吴京零片酬出演”、“制片人卖车做片子”等催泪故事,这个片子值得大家的爆吹。

但是特效之外呢?不得不说在人物塑造、故事推进、节奏与情绪调控、剧本的科学设置等方面,都徘徊于及格线甚至够不上及格的水平,更不要提一些生硬制造的“笑点”、“泪点”带给人的尴尬。

在观影的前一个小时里,我有点打瞌睡。电影的前半段铺陈了不少东西,但却几乎没什么感染人的点。可以看出来导演尝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带一些笑点和泪点,但是不进故事没讲好,这些点也都有点尴尬。

科学的严密性上我没什么资格说,我不是学霸,也不是科学家,但是总觉得按照电影中科学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最后却要靠一两个人灵机一动来拯救全世界拯救地球没有办法说服我,更不要提炸木星这么一个庞大而危险的工程却三言两语的简单推算过程了。

电影前半段松松垮垮,在后半断又试图放出很多感人的信息点,想要感动人,可是这些信息点却又太过于密集以至于有点感性过度到刻意煽情。

比如说吴京为什么要带着全人类可能仅存的希望去冒0.0001%的险?他最后的演讲明显没办法说服我。

小女主的演讲就纯粹是为煽情而煽情了。这两段演讲本来应该是全片最燃情释放高潮的点,两人演讲却透出一丝丝尴尬,更别提最后突然来了一群人推火箭了,这个时候已经感觉自己看的不是科幻电影了。看到这些片段,总觉得我们的编剧还任重而道远。

一部好的科幻片,一定有理性也有感性,但是感性一定不会带跑偏理性,一定会有足够牛逼的理论去支撑各种行为动机。而一部好的电影,也一定有足够的人物塑造、情感以及前后的逻辑推进。有点遗憾,这些《流浪地球》里都没有。

看完影片之后,我和一位参与该片的友人讨论电影,我说这部电影给了我《星际穿越》的期待,最后发现故事讲得还不如《战狼2》。友人说,这是国产片,能做成这样已经是极大的突破了,拿《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去比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我奉劝电影人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国产的突破值得赞扬,但不应该是电影的遮羞布。既然是相对开放的市场,那就是要拿出来去和世界上的优秀电影来对比的。去年《红海行动》之所以值得赞扬,是因为战争场面和故事推进丝毫不输现在的好莱坞;《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片子,在剧本上也并不比那些顶级的故事片差。中国的科幻电影总算起了个头,但是也仅仅是开始,离优秀的作品还差得很远。

我希望中国的电影观众会因为浩瀚宇宙的无穷感慨流泪,而不是刻意煽情。

流浪地球读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非常有感触的书,这本书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刘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为短篇而小看它,大刘雄浑的想象力在短篇里一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全书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乡村教师》为例,小说开篇非同寻常,你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现实小说,反映在穷乡僻壤的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师,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这本书明明确确的就是大刘署名,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拿错了——当然,从一半开始,风转急下的剧情突然让人了解了大刘这样安排的用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绝不是什么进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类的发展动力,人类传承的制度虽然低效,但是却是可敬的,如果没有乡村教师最后的坚持,也许文明都会自此消失,这种戏剧的安排,其实很有意思,让紧张感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同时,这部作品又是反映现实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刘关注的现实,大刘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cn/guanhougan/80661.html

上一篇:新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观后感

下一篇:新喜剧之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