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考作文 > 云南高考作文 > 历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汇总[2012-2014年]

历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汇总[2012-2014年]

作者:高中作文网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9-13 阅读: 字体: 手机浏览

 

2014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给野生动物喂食”是我们在动物园司空见惯的举止行为,但也有不少游人在自然保护区驻足、喂食,这看似“行善”的举动却让野生动物养成了等待“嗟来之食”的喜好,久而久之会在不自觉中丧失独立觅食的能力。这让我想起时下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和溺爱,他们在付出的同时是否想过孩子长大之后的自理和自立……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凡事皆有它的自然规律,孩子成长亦如此。随着经济条件的富足,我们多数家长有条件也有能力给孩子的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吃名牌、穿名牌、上最好的学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有的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至国外求学。但我们作为家长又能陪孩子多少年?即便是你再有能力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我们知道老鹰在训练小鹰时往往狠心地将它推下山崖,让它自己练习飞翔的本领,期待早日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我们能说老鹰缺失爱心?我们能说老鹰内心狠毒?鹰妈妈是想让小鹰在磨砺中成长起来,让小鹰在历练的风雨中发现彩虹的美丽。

  “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在很多“2+1”、“4+1”甚至“6+1”的家庭中,我们时常看到奶奶(姥姥)端着饭碗喂饭,看到爷爷(姥爷)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亲临教室做值日,还美其名曰“孩子还小,这些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凡事皆为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我们还记得神童魏永康4岁上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社科院硕士、博士连读生,他不止是家长的骄傲,更是众家长羡慕的对象,然,最终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回家。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家长过度的呵护与关爱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养成懒惰、依赖的习惯,进而丧失了“觅食”的能力。

  “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儿子初中课文《桃花心木》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很多的“不确定”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今天的放手看似狠心,实则是把给孩子搭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的成长舞台,以便孩子“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唯独父母之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孩子,就应打破爱的枷锁,让他自由飞翔,切莫让爱束缚孩子的手脚、成为孩子放飞的羁绊,从而丧失觅食的能力!

2013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让融洽之花绽放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和为贵,在千百年的淘洗中,它仍是神采飞扬。让我们本着以和为贵的美德,去灌溉融洽之花并让之美丽绽放。

  五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的美德还在熠熠生辉。让我们一同努力,融洽之花一定会美丽绽放。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德滑坡,让我们心痛,亦让我们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蒙羞。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让中国的传统美德回归。

  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让我们心痛。它刺痛了我们的敏感神经,但我们不应选择回避,应正视它,努力解决它。这事正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不得不让我们关注。

  人与人之间应多些理解,互相尊重、包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融洽之花一定会美丽的绽放,美丽中国将指日可待,我们的中国梦将会更进一个台阶。

  马加爵事件,也曾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它向我们紧急呼吁我们的传统美德的回归。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没有硬实力可能一打就垮了,但如果没有软实力,可能就是不打自垮。前苏联的解体,正是忽视了对软实力的建设。所以,我们应重振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和为贵,让融洽成为社会风尚,建设美丽中国。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千年之前,他就向世人提出了为人处世之道。只要我们都努力地践行这句话,那我们的社会会更融洽,同学与同学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会更和睦,那我们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用我们古人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兼爱等等思想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让融洽这朵花美丽的绽放,让中国梦圆梦。

  让融洽之花绽放,让它开遍每个角落。它需要我们呼吁道德的回归,它需要我们去践行。它需要我们多些理解、尊重、包容少些斤斤计较、猜疑。那融洽之花将会美丽绽放。

  车动了,总有到站的时候;花开了,总有结果的时候;水流了,总有归海的时候;我们努力的去理解、包容、尊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我们的融洽之花一定会有美丽绽放的时候。

  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美丽中国建设中,建设我们的中国梦,让融洽之花美丽绽放。

  《让融洽之花绽放》评语:今年的不少考生撇开材料中的同学关系而空谈包容、理解、和谐等,但这篇作文不一样,该文的立意很高,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到现在中国梦的建设实践,作者都站在较高的起点去谈问题。但是,这个高起点是建立在题目所给材料的基础上的,作者所举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马加爵事件等,均是同学关系未能处理好的典型案例,作者在这些现实的惨剧中看到的是传统道德的滑坡,所以呼吁重振传统美德,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作者看来,只要我们都努力践行这些传统美德,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会更融洽,社会会更和谐,美丽中国的建设中融洽之花便会绽放。语言也比较通畅。

2012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兼爱

  我有个疑问:油漆工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去修补船上的洞?

  船主没有要求,他和船主之间的协议不过是漆船而已,船主也只支付了漆船的报酬。

  因为油漆工选择生活在一个关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般的社会里。油漆工正在成为如甘地所述的“成为你希望看到的变化”的社会的一员。

  回望墨子的教义,我们会发现,墨子“兼爱”的灵魂就是为人类谋福祉,不分彼此、亲疏。

  墨子认为,“兼爱”是治愈社会疾病的良药。个体必须不分彼此地关心他人利益,无论他们是否相识(血缘关系,工作关系……)。只有这样,确知别人也会担心自己,社会其他成员都是安全的,一个人才能在社会里轻松地获取安全感。

  尽管孔子和墨子的观点常有分歧,甚至有激烈的辩论,但他们都赞同道德的天堂和对待生活的务实态度。孔子有一条出名的法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弟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和墨子的一个显着不同在于,孔子相信对家人和朋友的义务先于对社会的,墨子却未曾对社会成员加以区分。在这点上,我认同墨子。因为,稳固的社会以成员间的团结为基础,个体不应该在帮助家人、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存在区别。假如你对家人、朋友诚实却欺骗了陌生人,那么就算不被你欺骗,你的家人和朋友也会被行为如你的别人所欺。

  这么做所带来的回报不一定总能直接体现。从哲学的角度,帮助别人也就是间接帮助你的家人和朋友。

  作为个体,我们总是关心自己和所爱的人多些,但我们的生存条件不允许我们时时刻刻保护在他们的身边。唯一的出路是,生活在以“兼爱”为准则的社会里。只有这样,个体在关爱他人时,才能确保自己和自己关爱的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故事里的油漆工,注意到了船上的洞,他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只做该做的油漆活儿,或者采取措施帮助船主这个社会成员而不要求额外的回报。因为这样不偏不倚的行动,他救了船主的孩子,也得到了报酬。

  假设一个人走在街上,注意到了一个可能会造成事故甚至伤亡的障碍物,接下来就要面临一个选择。如果选择生活在以“兼爱”为准则的社会,那么花上几秒移开障碍物;如果觉得这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我做了也没好处,那么就可能有人受伤。而有一天,你自己也会因同样的事受伤。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cn/gaokaozuowen/yunnan/18874.html

    上一篇:2015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

    下一篇:2014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

    本站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