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指导 > 写作技巧 >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读写天地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读写天地

作者:第一作文 来源:WWw.GaozhoNgzuowen.cn 时间:2019-01-19 字体: 手机浏览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读写天地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话题,更是一个与时俱进、永远创新的话题。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写的能力是目的,培养读的能力也是目的。写有训练写的方法,以提高写的能力;读有训练读的方法,以提高读的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写促听说,读写结合,重点突破,全面开花,这是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科学方法,也是一条宝贵的教学经验。因此,我们应该用好课文,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带动听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系统。很多老师在指导读写结合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对于读写结合缺少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在哪里呢?

1.结合点在开头和结尾。开头是文章的起句之笔,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都是一篇文章机要所在。古人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又曰:编席拿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妙在点睛。开头开的有趣,能引人入胜;结尾结的好,能使文章尽显其妙。抓住结尾的巧妙之处指导学生读中学写,仿中创新,练中悟法,是一种很便捷的好方法。如《桂林山水》一文:

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写,结尾与开头的引用诗句相呼应。能使人感到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首尾呼应。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里的写作特点的重要部分。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或设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话,或写景,或描景,或举例,或用典……,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点拨。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学会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中去。力求把文章写的新颖有趣,写得活泼有趣。

2.结合点在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脉络通畅,线索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过渡多用在顺序和倒叙相转接的地方,或在文章由一层意思转到另一层意思时,或在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开合的关键地方。在文章中,除了过渡句、过渡段之外,有的文章里,在意思转折不大或不太明显的地方,还可以采用“过渡词语”来过渡,如既然、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其实等等。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在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过渡的地方,引导体会这些过渡的作用。照应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人物照应、景物照应、事物照应、时间照应、地点照应等等。我们在阅读分析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照应的妙用。

3.结合点在重点修辞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佳句则成。一篇文章中若有几个个充满灵性的佳句,就会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这些佳句多是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就是要使学生读有所悟,尽得奇妙。例如《雨》一文中的一个句子:“雨越下越大。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好像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雨点儿落在瓦片上,溅起的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顺着房檐流下来的雨水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在这里,作者用“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比喻窗外迷迷蒙蒙的雨幕;用“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比喻雨点儿落在瓦片上,溅起的水花;用“像断了线的珠子”比喻顺着房檐流下来的雨水,使雨中景色形象生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比喻手法,练习写“秋雨”“春雨”,一个小学生写道:

“呵,真好,新年竟是在这场春雨的洗礼中到来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朦朦胧胧,歪歪斜斜,织出了一个宽大无比的天幕,罩住了天地间的一切……”

这样的读中学写,就使学生把自己的学到的修辞方法活化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了。

4.结合点在特色段落。文章是段落的组合。好文章总是有一两个特色段落。所谓特色段落,有的重在抒情,有的奇在描写,有的好在说明,有的巧在议论,有的妙在对话,有的趣在用典,有的秘在修辞……抓住文章中有特色的段落导读,引导学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悟,导中思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练后变写,变中创新。就是抓住了读写的最佳结合点。

5.结合点在思路章法。文章有法,文无定法。有法与无法是辩证的统一。初学时有法,创新是无法。有法是基础,是借鉴,是模仿,是“学得”;无法是提高,是创新,是悟得,是“习得”。能教好作文是很难的,能探索出作文思维的规律是更难的。我们通过研究,认为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就是思维。思路章法是思维的外化。笔者悉心研究小学作文,分析各类文章,认为天下文章不外乎四种基本章法模式:即三段式,纵式、横式、总分式。思维模式见下图:

①三段式②纵式③横式④总分式

例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我就是抓住“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这一章法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门口的大柳树,指导学生按“栽柳树→育柳树→议柳树”的章法进行模仿和创新。我班有个学生小丽写了一篇成功的佳作──垂柳。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垂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溪,小溪边有一块空地,妈妈经常叨念这块地空着怪可惜。我上小学一年级的那年的春天,有一天,爸爸说:“我那里有两根柳枝,就栽在这儿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挖坑,栽树,浇水,没过一个月,它们便长出了嫩芽。我们有时候给它浇水,有时候还给它捉虫子。又过了几年,它居然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柳树。

去年夏天,有一天中午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妹妹在柳树下面乘凉,爸爸说:“我出个问题考考你们好不好?”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谁能把柳树的好处说出来?”

哥哥说:“柳树可以供人们做家具。”

妹妹说:“柳树可以让人们乘凉。”

我说:“柳树很容易活,载到哪里都可以生长。这就是它的好处。”

爸爸说:“柳树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你们没有看见柳枝总是向下垂的吗?它总是低着头,象征着它的谦虚。柳树不像其它的树那样,总是争着望上长,争着接受阳光,而总是望大地上看,它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

我们都点了点头。

爸爸接下去说:“所以说你们长大了要像柳树那样……”

我急忙接上说:“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父母,不要忘记生我养我的家乡。”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cn/xiezuojiqiao/2019011980180.html

上一篇: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反讽

下一篇:我的学习经验分享

本站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