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中作文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欣赏 > 抒情散文 > 小丘塬村庄有趣的村名(散文)

小丘塬村庄有趣的村名(散文)

作者:高中作文网 来源:其他 时间:2018-09-08 字体: 手机浏览
前言
  小丘塬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村名都很有趣,都有出处,更有许多人为故事。从那个村说起呀,就说“独石村”吧!
  独石村之名:
  相传,盘古开天壁地,女娲在天台山推巨石为炉,取五彩石料,又借太阳神火,历炼九天九夜,练就五彩巨石,共三万六千五佰零一块。然后经历好多时日之后,又九天九夜用二万六千五百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一块,无意中落到耀州区小丘镇独石村。
  另记:相传,清代中叶,有一“刮之有屑,扣之有声”的殒石坠落该村旁,故名独石,清光绪年间,部分居民迁住村北,村中,此村在村南。故现在有北独石、中独石、南独石。
  由此有了“独石”村名的来塬。
  独石村独享其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是红区,出现了许多老红军,老战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小丘村之名:
  据传,小丘塬之丘陵。丘,是为人夯土筑成,是乔姓一族宗祠所在地。由于其地形高,又在小丘这个周围无丘陵的渭北旱塬上,自然成为人们眼中的高丘。随着乔氏家族的衰落,家族部分成员不断外迁,宗祠失去了強大的作用。清朝中期,金戈铁马,战火蹂躏,这个庞大的建筑轰然倒塌。乔仲节李氏安人墓志铭便有“耀州香坡里小丘”的记载。小丘这一地名,明朝便成为定论。
  小丘从清朝建立集市贸易至今,从未间断。建国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不断完善,私有经济在小丘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赶大集成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后,古老的集市贸易不断规范化。
  每逢农历一、五、八的日子,集市交易繁荣,各种农特产品经营活跃。原先残破不堪的东西街道如今已被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取代。照金红色旅游专线的开通,为小丘带来了更多商机。
  又:史料记录:
  据乔著《耀州志》卷二载,明嘉靖时以该村地形较周围高,呈小丘状而得名小丘。嘉靖二十五年,上官奉朝仪为备虏,在该村四周筑有城墙,故更名小丘堡。清未,自然形成集镇,是此地周围最早的物资交流中心。
  历史古迹:①乔仲德墓碑现立于耀照旅游专线东侧,小丘村内。
  乔世宁墓碑以及石马石羊、冯玉祥在小丘所立碑石,1967年修渠时被毁,砌于小丘街十字幸福渠东边。乔世宁家族墓,2014年修建福安小区时出土,墓志铭等文物现存于市考古研究所。并在剺面坊广场设有乔世宁纪念像:②药王庙:它位于小丘街中心,清朝建筑,立柱,砖木结构,墙体砌蓝砖,糯米加生铁砌成,面积约30平米,原是小丘人民祭奠药王孙思邈的场所,后为红旗学校教师办公所在地。如今荒芜,屋顶杂草丛生。小丘街十字北西侧可见药王庙遗址。③古皂角树:位于小丘街西头沟畔处,距今约有两百多年历史,有顽强的生命力,树干中空,仍十分茂盛,被村民奉为神树,祈福求平安所用。飘动的祈福带挂上枝头,袅袅香火至今不断。
  文化发展踪迹:小丘第一家私塾是由“萬亿隆”创史人李清彦所建。私塾位于小丘街道东段,现桂花理发馆附近,前三间、后三间,土木结构的大安房,东西皆有耳室,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居,该私塾为小丘早期教育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萬亿隆"在其子李志義手中走向衰落。
  代表小丘村新风貌的民俗文化——东头狮子、西头龙、跑旱马、敲锣鼓、耍社火等活动,在村里得到保护和传承。
  历史名人:(1)乔仲节:敕封永德朗、户部主事,平生乐善好施。相传明嘉庆年间,陕西遭受大饥荒,家道殷实的乔世宁之父乔仲节看到饥饿的灾民,广开大灶,一次出粮六百多石,救济灾民。后看到灾民仅仅依靠喝稀饭无法支撑,便用剺面赈灾,小丘刀剺面从此流传下来。乔仲节出三百金刻孙思邈《千金方》以济世,为药典传播发挥了重大作用。(2)乔世宁:乔世宁字景叔,明耀州小丘人,明嘉靖十七年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升湖广督学,公正廉明,不循私情,凡所选拔,均为真人,人服其正,累官河南参政,四川按察使,后丁忧回乡,著书立说,终老于家。著《耀州志》被誉为陕西“八大地方名志之一”。诗集《丘隅集》十九卷,《田赋议》、《宗室议》等传世。
  耀州明清两朝几百年出进士十七名,其中乔世宁父子三人均为进士。乔世宁在明嘉靖四年乡试解元,陕西第一,嘉靖十七年进士二甲,全国第八。长子因阜,隆庆进士,官至南京通政使,浙江督学道。次子因羽,万历进士,历官直隶广平知府。纵观其父子,成为耀州历史辉煌的一章。
  据乔仲节墓志铭记载,北魏时,其先祖乔吉察由于有功于北魏王朝,小丘这方山水宝地便被御赐给了乔吉察。到了明朝,乔世宁的《耀州志》成为陕西“八大名志”之一,其诗集《丘隅集》为当世人称颂。
  (3)袁树林:民国时期,袁家粮食集成为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接头处,原国民党耀县政府议员袁树林,曾在这里秘密营救了当时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朱俊民等人。
  阿堵寨村:
  据《续耀州志》卷一载,清代中叶,因该村四周筑有城墙,形成堡寨,及村人土语前缀有“阿”字而得名。
  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村庄最多的说法便是三国时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在这儿安过营,扎过寨。于是,便有了这个名字的谐音------阿堵寨。
  寨子曾经四周有高高的城墙,南边还有城门。寨子的四面还有很宽的城壕。西边和北边的城壕里种了庄稼,东边的城壕是生产队的饲养室,南边城壕的土墙上挖了一排大概七八个窑洞,窑洞里住着人,东西两边有两个坡道供人出入,形成一个院落,窑洞里住着人,东西两边有两个坡道供人出入,形成一个院落,村人称之为城壕院。
  如今阿堵寨村包括:阿堵寨、挂子扁(沟南)、挂子扁沟北、香坡、马家坡、韩家塬
  六个自然村。
  马家坡:清末,村以居民姓氏和住所处以及地形而得名。
  挂之扁(砭、碥):阿堵寨村的北边就是挂之扁村,因是清峪河和浊峪河中间最窄的地方挂了个扁形(东西宽)筛状,人们便起名为“挂之扁”村。村中以杨姓为主,也有杜姓和李姓等。
  又有这样的说法:唐时,此村有叫刘全的人以打柴为生,其媳妇黄挂吃斋念佛。一日刘全上街卖柴,黄挂便去寺庙烧香,有一和尚要求香客布施,翻修庙宙,黄挂身无银俩,便取了头上的簪子交于和尚。和尚随即去街上卖之顶布施之钱,刘全见之很像自已媳妇簪子,也随机买下。回家见黄桂没了头簪,便问岂能将此物送于和尚,当时男女授受不亲,黄桂有口难辩,后自尽。这当中皇帝公主蹬秋天,绳断失足命亡,后不久借尸还阳净说黄桂对刘全解释的话,皇上查到刘全,确有其事,得知刘全西瓜、东瓜、南瓜种的好,就问是否会种北瓜,刘全说会,就从“瓜子(扁)”下种(瓜子是扁形状),其蔓从今天红岩西坡那个土洞(至今还在)穿过,瓜结在今白瓜村。故:瓜子扁即今挂之扁村,白瓜即今白瓜村。
  又有挂子碥的村名来自一个让人忧伤的传说:相传,清同治年间,一老妇的儿子戍边甘肃,久无音信,老妇挂念儿子,经常站在村边的碥子上(河岸突出的高崖),西望边关,终究没有等到儿子的归来,老妇最后化成一块黄土,一直伫立在那处高崖上。后来,人们便把村名改为挂子碥。
  而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历程中,又有多少母亲没有等到儿子的归来呢?挂子碥是红区边沿地带,这里有红军游击队地下交通员扬老五,建国后在照金煤矿工作,退休后是耀县政协委员。老革命扬振海:1935年,7岁的杨振海在家乡照金参加儿童团,为红军站岗放哨,查看路条,经常与哥哥一起到秀房沟给红军送面。1942年14岁的他在照金正式参军,被派到马栏卫生所当勤务员、护士,后到115师留守处警卫部队。后回乡务农逝世。
  香坡村:
  小丘街西边,今属阿堵寨村。古村落。据《续耀州志》卷一载,清代中叶,村境有一观音庙一座,香客拜谒观育必经该村,村位坡,故名香坡。明初为香坡里,可以这样说:最早的小丘塬街道就在此村,街道顺沟沿延伸,也有了“香坡里”这么一说。
  韩家原村:
  韩坡村延伸南的一个孤岭台原,清代中叶,村以居民以韩姓家人为主,又有所处地形得名,故名韩家原。
  移村村之源渊:
  据《续耀州志》卷一载,清乾隆时该封毁于洪水,村庄迁移,并以此取名移村。光绪年间,部分居民迁居村,便有了今天的北移村和南移村。
  移村位于小丘塬的中部。小丘塬大的轮廓是“人”字形,移村是胸膛。
  清道光年间,张姓祖碑便有移村村名记载,该村以张、王、常、赵为主,有部分外迁而来的移民,
  此地移迁的山东人很多,问及历史也在百年左右。山东人能吃苦,在平地里掘一院地坑窑,就安顿下几辈人。在移村你会遇到一种现象,如果是山东人在一起,都说的是家乡话,你要是夹杂其间,他们拧过脸对你说陕西方言,转过脸对同乡就变成了“山东快书”。对他们频繁的转换着频道,大多人不理解不适应,现在明白那是一种故乡情怀,一种对故土的眷恋。
  移村出现了许多革命先烈,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
  如今移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美丽乡村好的典范,不妨去看看吧!
  龙石寨:
  龙石寨历史比较久远。在汉唐时期便有此村寨。村南砖厂,挖土制砖时,曾多次挖出汉代墓群,但出土的均为蓝砖陶罐,铁器粗瓷及五株铜钱。距此不远也曾发现旧时生活区以瓦当蓝砖为主,这足以说明龙石寨村在汉代就有人居住。
  龙石寨村名很神奇,在龙石寨村东有条沟壑。沟壑巨石较多,均以磨面石为主,顺沟势发展,绵延曲伸,宛如一条巨龙,村民便称其为"龙石”,村寨人居住不多,久而久之便称其为"龙石寨"。更神奇的是在"龙石"不远处有一股清泉,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久旱不枯,逢雨不浊,四季长流。人们称其为"龙泉"。
  龙石寨村民上世纪基本上都饮这"龙泉"水,就连近期也送电拉线,把泉水抽上塬,供村民享用。直到通上自来水,才没有再用。
  龙石寨村,居住人囗六十多户,以吕乔两大户为主。吕氏家族最早是在清朝年间,华阴大地震从临潼迁移至此。同移村三队吕姓为同宗。乔姓乃小丘乔世宁之后,树大分枝,迁民此地。赵李韩小户从山西迁来。其它姓氏就是当地附近移居至此。其中孙氏,世代行医,孙孙老先生孙常云"骑驴看病"美名传,东西两塬名气大。其子孙继远中医外科,擅长接骨远近闻名。现小丘北街――小卫诊所就是其孙创办,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求诊者络绎不绝。
  龙石寨的村民最早以沟畔居住。打窑挖庄,依地势所建,层层叠叠,呈阶梯状,十分壮观。近些年都已迁居塬上,也有移至移村小区。房屋结构坚固。构造新颖。已成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相传,清末该村筑城墙时,挖出龙形石头一块,故名。
  中原村:
  清未,因村位于小丘原之中心而得名。
  中原村位于小丘塬中部,照金旅游专线穿村而过,耀淳公路在此交汇。本村地貌特点三沟一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土层深厚肥沃。古有“醉卧青龙岭,手持兰花盏,脚踩老城西,尝遍天下味。”之美誉。因其方位居于塬中,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故而得名------中原。
  北原村:
  也有叫“子芽村”“子娃村”,意思村小的意思。清未,因在中原村之北,便叫“北原村”!
  坳底村:
  坳底村是由上坳底、下坳底,驼儿岭(桐家岭)组成。上坳底村和驼儿岭的人大多数是民国时期从山东迁徙至此的外来户,下坳底大多数都是当地人。关于这个让人读起来很绕口的名字的由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问村里老人也不知其所以然。坳底村北连移村,西接朱村,东去与中原村相邻,向南望去有泉子沟,娘娘庙尽收眼前。整个地势三高一低,村子就座落在最低处。坳字字典里注释为“山间的平地”,心里突然豁然开朗,起名坳底村真乃貌似神合。
  清代中叶,村以地形得名坳底。清未,部分居民迁该村之下建村,又有人迁入该村之上建村,就有今上下坳底之村。
  移寨村:
  相传,清初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营寨;清代中叶,原营寨居民迁移新址,故更名移寨。
  又说:该村起源于唐朝中期,至今有1300年历史。本村原有丁姓和李姓人居住在浊峪河北河岸,清初,清兵在此安营扎寨,故名“营寨”,清朝中期,迁移到该村北丁家家院,故起名“移寨”。
  清朝光绪三年,(1877)旱灾蝗虫发生,村内丁、李两户迁移别处,李家雇工王姓留守于此,后因婚配河南毛姓人迁到此处。此后形成王、毛两姓家族。在民国初期,陕南张姓联姻居住到此,建国后陕南潘姓、李姓也迁到此处居住。瑶玉杜也迁到此处,现形成王、毛、张、潘、杜、白、李等七大姓氏为主和睦相处的村庄。

    本文链接:http://www.gaozhongzuowen.cn/shuqingsanwen/2018090873973.html

    上一篇:秋风凉

    下一篇: 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本站作文专题: